作者|雪夜楓鱗 2019年到今天不過三年時間,盲盒已經成為當下中國潮流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售貨機里掉出一盒手辦,并親自開出隱藏款的快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接受。這股風潮在三年后的今天,終于和手機游戲實現了融合。 經過幾輪測試之后,5月27日網易游戲發行的《蛋仔派對》正式公測。上線之后,這款游戲立即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根據七麥數據顯示,App Store上連續五天占據免費榜第一的位置。不過,暢銷榜上《蛋仔派對》僅排名五十上下,距離全民爆款仍有一定的距離。 看到《蛋仔派對》,人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和2020年走紅的闖關游戲《糖豆人大冒險》非常類似。兩者的基礎的游戲機制都是相同的,那就是通過不同游戲關卡的挑戰,最終獲得關底的皇冠。 然而分析兩者的不同我們不難看出,《糖豆人大冒險》作為引領闖關風潮的游戲,他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競技與對抗身上。大逃殺類型走進平臺期之后,《糖豆人大冒險》用類似的機制與闖關游戲相融合,成為了轟動一時的話題游戲。 《蛋仔派對》則完全不同,它是踩在巨人肩膀上的游戲,《糖豆人大冒險》已經驗證了市場對于闖關游戲的接受程度。不過,如果網易游戲完全照搬《糖豆人大冒險》到中國市場來,能否取得他們想要的結果還是一個未知數。 因此,《蛋仔派對》在保留闖關游戲核心機制的同時,引入了盲盒潮玩這一包裝,并加入了許多非常具有網易特色的社交系統,使得玩家面對游戲不僅可以更有參與感,還能夠與游戲中的其他玩家有更多的互動。 不過,雖然上線前網易游戲曾經進行了多次測試,也吸收了許多玩家意見。但公測后,《蛋仔派對》仍然要面臨一個最直接的問題,那就是玩家的留存。 《糖豆人大冒險》首發的時候是作為PS Plus會員免費游戲發布的,他們也創造了首發800萬下載的紀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玩家們玩膩了官方提供的地圖,也對后續聯動的服裝不感興趣,自然出現了在線人數下滑的情況。 連續五天登頂App Store免費榜之后,《蛋仔派對》如何留住這些首批用戶,顯然是他們下一個重要課題。 盲盒包裝形式感做足,角色形象貼近潮玩風潮 根據此前《蛋仔派對》制作人Kwan接受《游戲日報》采訪時的說法,他們立項《蛋仔派對》,主要是因為團隊內部對于潮玩盲盒這一類產品比較喜愛,同時這也是市場上比較火的一個主題,因此他們最終決定把潮玩與闖關游戲進行融合。 預言家觀察《蛋仔派對》這款游戲的時候也不難發現,角色的外觀形態、游戲廣場的設施設計以及抽取皮膚的結算界面,都和現實世界中潮玩商店和潮流文化的元素非常貼合。 相比于簡單粗暴,捏好人就玩的《糖豆人大冒險》,《蛋仔派對》一直試圖向玩家傳遞一個完整的世界觀。Kwan表示,現實世界中每一次消費者購買盲盒,背后這些蛋仔們都要進行一次多人闖關,并最終產生一個優勝者,送到現實生活中人們的手里,這就是《蛋仔派對》的基礎世界觀。 打開《蛋仔派對》,玩家們第一眼見到的自然是蛋仔這個角色。 眾所周知,“糖豆人”無論怎么改變服裝,最終都會把他那雙標志性的眼睛露出來,長條狀的身體也并非和所有服裝都能夠最終匹配。 和糖豆人相比,蛋仔整體上更圓潤,近似一個扭蛋的形狀。這種圓形的體態意味著,無論怎樣改變蛋仔的服裝和外觀,都和現在的潮玩造型沒有什么區別,而且蛋仔的可塑性也更強,不會給人外形上的突兀感,和各種套裝都能順利搭配。畢竟在人們潛意識中,圓形是最安全的形狀之一。 《蛋仔派對》與《糖豆人大冒險》另一個核心區別,莫過于游戲中內置了一個完整的游戲大廳,并把這個游戲大廳命名為蛋仔島。蛋仔島上的建筑風格與日本秋葉原的電器街非常相似,許多潮玩店都分布在這個島上?!短嵌谷舜竺半U》則沒有這樣的設置,除了皇冠兌換界面和換裝界面之外,游戲就只剩下主界面的匹配新游戲了。 蛋仔島上的建筑都有著自己專屬的功能,比如角色抽卡、換裝室和道具商城等等。最關鍵的是,這些建筑都神似我們線下可以見到的各種潮玩店的裝潢,玩家的代入感也就油然而生。 最后,游戲中主要的抽卡設施被設計成一個大型的售貨機。進入抽卡界面后,每一次抽卡之后進入的動畫就變成了一個單獨的盲盒從售貨機中被推下來,進入取貨口。盒子打開之后,玩家甚至可以看到里面的包裝紙,最后出現結算道具。 從游戲角色本身到抽卡的結算動畫,《蛋仔派對》用盲盒這個高概念來包裝整個游戲,為的就是能夠吸引這部分用戶群體,從而將這種潮玩文化傳遞出去。 蛋仔島設施眾多,全部為了社交 蛋仔島當然不僅僅是各種各樣類似于盲盒售貨機和潮玩店一樣的設施。為了帶給玩家一種樂園的感覺,制作組設計了很多可互動的設施和小物件。這些社交互動設計對于網易而言并不困難,尤其是他們幾乎每一款游戲中都有一套這樣完備的社交體系。 眾所周知,《糖豆人大冒險》作為一款闖關游戲,競技性是要遠高于社交性的。因此,大部分的糖豆人玩家是沒什么交流的,所有的樂趣均來自于游戲中的對抗和爭奪最后的皇冠。這也是為什么當后期新賽季地圖開始同質化之后,《糖豆人大冒險》的在線人數開始不斷下跌。 正是看到了《糖豆人大冒險》的過去,才讓網易游戲明白,如果想要真正地留住玩家,單單靠競技所帶來的樂趣顯然是不夠的。網易游戲仍然需要玩家對這個蛋仔島以及蛋仔島上的其他玩家有一定的歸屬感和社交粘性。于是,《蛋仔派對》引入了各種可以促進玩家間社交的設施,讓他們不再各自為戰。 比如在蛋仔島上,比較醒目的建筑就是一個巨大的摩天輪。玩家可以乘上摩天輪,和其他玩家一起觀賞整座島嶼的風光。另外一個深受玩家喜愛的游藝設施就是小飛機。玩家們可以乘坐飛機,直達蛋仔島上的皇冠平臺。 無論是小飛機還是摩天輪,玩家們在這些游藝設施上最為熱衷的玩法就是疊疊樂?!兜白信蓪Α分凶罨A的一個動作就是把另外一位玩家舉過頭頂,而最為壯觀的景象就是七八個玩家疊在一起。 蛋仔島上不僅有摩天輪和小飛機這樣單純觀光的設施,還有像足球場一樣的競技性場地。沒有匹配比賽的時候,和其他玩家進行足球比賽。 預言家觀察到,開服的那幾天,微博上許多《蛋仔派對》的玩家分享了官方舉辦了的疊疊樂活動和六月的第一杯奶茶活動。 而在游戲內,玩家們把玩疊疊樂的場所放到了各種地點,自然也包括了我們前面提到的摩天輪和小飛機。顯然,這種官方引導玩法,玩家衍生發散的游戲體驗,形成了良性循環。 如何留住普通玩家? 《蛋仔派對》還需要做得更多 連續五天占據App Store免費榜第一的位置,這樣的成績可能《蛋仔派對》自己也沒有想到。伴隨而來的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留住這批玩家?顯然,《蛋仔派對》制作組還需要做的更多。 從初期的策略我們不難看出,《蛋仔派對》希望遵循的也是《糖豆人大冒險》的路徑,那就是先積累大批量的玩家,然后利用龐大的玩家基數實現變現。不過現在,已經有玩家表達了他們的疑慮。 玩家小杜告訴預言家游報,作為《糖豆人大冒險》1000+皇冠的老玩家,他在《蛋仔派對》剛剛上線的時候也嘗試了游戲,不過很快就流失了。在他看來,這些社交設計固然是好事,但對于他這類只想闖關的“個別人”而言,每一次重新匹配都要浪費很多時間,顯得有些得不償失。而且,后續新地圖能不能迅速跟上,小杜也是比較擔心的。 其實,《蛋仔派對》在立項的時候就曾經想到過這件事。制作組在編輯器的制作和使用上都非常有心得。因此他們決定在游戲上線的時候,就立即開放地圖編輯器給玩家。相比之下,《糖豆人大冒險》今天地圖編輯功能依舊沒有實裝。 針對編輯器,制作組還曾經有一番糾結。Kwan表示,這種糾結主要來源于他們在編輯器領域有著不少的技術積累,因此可以進一步提升自由度。但如果編輯器的自由度過高,普通玩家顯然難以接受。最終,他們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普通玩家也能制作屬于自己的地圖。 借鑒了《超級馬力歐創作家2》等游戲的機制,《蛋仔派對》的自制地圖需要玩家親自通關一遍才能成功上傳,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惡意地圖的出現,而且還能對玩家的創作起到正向激勵作用。 目前玩家上傳的地圖庫中,復刻其他經典游戲的地圖占到了大多數。由于《蛋仔派對》地圖的可塑性,使得玩家可以把各種玩法成功還原。 去年大火的《魷魚游戲》,第一個傳遍互聯網的游戲就是“一二三,木頭人”?,F在,《蛋仔派對》的玩家們直接把這個游戲搬到了蛋仔島上。 然而,小杜仍然表達了他的擔心。在他看來,即便是像《超級馬力歐創作家2》一類的游戲,官方制作的地圖也遠比玩家自制好得多。玩家自制終歸是一種調劑,專業游戲人制作的地圖才能掌握好游戲的體驗曲線。于是,他還是更期待官方推出的地圖。但還是像他前面所說的那樣,官方能否實現正常的更新周期還是一個未知數。 事實上,《蛋仔派對》內核的潮玩文化也會面臨相似的問題。大批玩家因為潮玩文化下載了《蛋仔派對》,并在摩天輪上留下了他們的疊疊樂。 但這些潮流向的“網紅打卡”,來得快,去得也快。如何能夠與潮玩文化真正實現綁定,這似乎就需要《蛋仔派對》的制作組未來與潮玩廠商實現聯動,進而進一步凸顯潮玩文化與游戲的融合。 其實,制作組在采訪中也曾經提到,他們當下更關心的還是做好游戲,以及向外推廣蛋仔這個IP形象,不排除未來推出實體手辦的可能。 從這種表態也不難看出,《蛋仔派對》未來的發展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們不僅需要進一步豐富游戲的趣味性,還要讓游戲本身的潮玩文化內涵得到更多受眾的認可和接受。
App Store五天霸榜,《蛋仔派對》當務之急還是留住玩家
首款盲盒手游上線后,《蛋仔派對》還有很多事情要做